Photo by Pawel Czerwinski on Unsplash
有一位姐妹是小學音樂老師,她跟我講過一個現象。
當時她所任教的學校附近有一個基督徒社區,因此學生中基督徒的比例大於其他學校。在臨近聖誕節的期間,她在課堂上教導聖誕歌曲,發現若班上沒有或是僅有少數幾個基督徒學生,整個班級對於唱聖誕歌曲的接受度很高,大家都唱得很開心,反倒是若班上的基督徒學生多一些,就會出現學生抗拒唱聖誕歌曲的狀況,特別是直接提到耶穌的歌曲。
她觀察,可能是因為有些基督徒學生在平常表現得很銳利。
只有一兩個人這樣,還會覺得是個人情況,要是有一群人這樣,就免不了會貼上「基督徒就是這樣!」的標籤,也免不了引起其他人的對抗。
為什麼孩子會表現得銳利?
會住進那個社區,先不要說信仰好不好,這個問題只能由 神來給答案,就不討論了,但可以想見的,必然是對興建這個社區的教會有著強烈的向心力,不管是打從心裡熱愛,或是理性分析覺得值得,認定這個教會也認定自己的信仰或說選擇,如此擁有著使命感及自負心。
在孩子的教育上,自然也會把這樣的認知傳承下去。或許孩子長大了會有其他的思考,但基本上小時候父母怎麼教怎麼帶,孩子就會呈現出什麼樣。
但大人已經有成長過來的磨鍊,所以或者想法較為成熟,會將那使命感及自負心打磨得較圓潤一點;或者比較懂得社會的現實,而可以有較合宜的應對進退。小孩子卻很難做到,於是對於不是同路人難免會銳利地顯露出「你們這樣是不對的、不行的」的內心與表情,好像有些高高在上的態勢,各樣的隔閡與衝突也就隨之而來。
這真的很難避免,就像攝理人也有攝理人的使命感和自負心,在那些部份,也容易讓別人有銳利的感覺。事實上,在各個領域都會有人因著使命感和自負心而在那些方面有較強勢的表現,讓不了解的人有不舒服的感覺,這並非是少數特定人才會有的狀況。
然而,若脫離不了解的狀況,那不舒服的感覺應該是會改變的。
前幾天看到一個人物專訪,來賓是我同高中、同大學小一屆的學妹,她在高中時就是個風雲人物,大學畢業後進入演藝界,雖非大紅大紫卻也有一定成就,近年進軍直播圈,帶貨實力驚人,現在也開班授課,成為了熱門講師。
只小我一歲的學妹一直維持著亮麗的外表,她聰明、機敏、積極,能力好,企圖心強,好勝心也強,就是個沒辦法讓人忽視的人。
在我印象中,喜歡她的大有人在,不喜歡她的卻也不在少數。我其實沒有直接跟這位學妹照面過,而跟我要好的那一屆學妹們恰恰是不怎麼喜歡她的,所以我在主觀上也受到了些許影響,長久以來對這位學妹都有著持平但略往下的觀感。
在看專訪的時候,我發現果然她有一些點不是我的路,恐怕這也就是當初跟我合得來的學妹們不喜歡她、還有至今我也沒有變得喜歡她的原因吧。但我同時想了:即便是所謂的專訪,也可能還是訪到表面而已啊,這麼一個也有很多人喜歡的人,假如我有機會跟她熟識,更了解她的話,應該想法會大有不同才是。
攝理人尊稱為老師的鄭明析牧師提到了自己的一個經驗:
「我去了公園,有個人在距離我二十公尺遠的地方靜靜坐著不動。我看著他,心想:『好可怕。』結果就產生恐懼的念頭,變得很害怕。過了一會兒,人們拿著樂器過去圍坐在那個人身旁。再過了一會兒,那個人開始指揮,而人們開始演奏。於是我的恐懼就消失了。」
對於自己不認識的人,覺得有點可怕,內心就產生了恐懼的念頭。後來發現不是那樣,恐懼就消失了。
感覺會影響想法,之後想法又影響感覺,若往正面走,就好極了;若往負面走,就可惜了。不想可惜的話,雖說讓人覺得不舒服的人也有改進的空間,不過不要輕易地就讓自己困於不舒服,或許是我們自己可以先去努力的。
也許我們在小時候很難控制自己,不過隨著長大,是否可以讓自己快一點跳脫不夠成熟的第一印象的挾制,而不要走向誤會與惋惜呢?
我覺得,常常把這樣的挑戰放在心上,也常常拜託 神來幫助與提醒,應該是可以做到的。
喜歡的人事物就會超越不喜歡的,越來越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