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Ivana Cajina on Unsplash
在聖經中,第一次出現「百夫長」這個詞,是摩西的岳父見摩西一人忙著管理以色列百姓的大小事,不光是摩西忙翻,就連百姓也因為要等摩西處理事務而一整天耗在等待上,很沒有效率,因此建議摩西要從百姓中揀選有才能的人,就是敬畏神、誠實無妄、恨不義之財的人,派他們作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十夫長來管理百姓。(請參考出埃及記18章)
顧名思義,千夫長管千人,百夫長管百人,五十夫長管五十人,十夫長管十人,他們隨時管理百姓,小事可自行審斷,大事則都往上呈,使得管理百姓的工作變得更有效率,有能者也得以被使用。
光看這樣子,會覺得這些千夫長、百夫長、五十夫長和十夫長,像是現今的市長、鄉長、里長、鄰長之類的,然而現今在台灣,一個鄰動不動就是50戶以上,多達500戶的鄰也是有的,一個鄰長負責上百人上千人是稀鬆平常的事情,這樣算起來,管100人的百夫長、管1000人的千夫長好像也沒有多大的樣子,不過當時人口數不比現今,以色列人在點數人口時,只算壯丁,又正好是在出了埃及進入曠野,準備要回到迦南地的時候,面對佔據迦南老家的各個不友善種族,整個以色列民族是全民皆兵的狀態,這些夫長與其說是管理百姓,更像是管理部隊,雖然名義上只管十人、五十人、百人、千人,但這些夫長,其實是很有地位的。
跟這樣的百夫長不盡相同,在新約裡出現的某些百夫長,則是一個軍職的特定詞。兩者在中文同樣使用「百夫長」,但在英文中,前者在不同的版本中,有用”commanders of hundreds”的,有用”captains of hundreds”的,而後者是專有名詞” centurion”,是羅馬軍團的一個軍職,負責率領一個百人隊來執行任務。要成為羅馬軍團的百夫長,需要符合很多條件,因此百夫長也隱含著「優秀菁英」這樣的意思,美國運通就有一張俗稱黑卡的「百夫長卡」,只發給美國運通精挑細選的對象。
耶穌時代,以色列是受羅馬帝國管轄的,被派到猶太地區,在猶太人面前活動的百夫長,就是一個為羅馬帝國監管猶太人的角色。
有一位派駐在迦百農的百夫長,在耶穌進到迦百農的時候,託囑了幾位猶太長老去求耶穌來救他的僕人,那僕人素來是他所愛惜的屬下,因為害病,快要死了。
對猶太長老們來說,這位百夫長不僅是這個地區的掌權者,況且他還勤政愛民,也為猶太人建造了會堂,因此雖然一向對耶穌很有意見,還是接受了百夫長的請託,前去求了耶穌。
耶穌答應了,就要與他們一同前往百夫長所在的地方。結果在半路又遇到了一批人,是百夫長的朋友們,他們也是受到百夫長的請託,前來迎接耶穌,並把百夫長的意思告訴了耶穌:
「主啊!不要勞動;因你到我舍下,我不敢當。我也自以為不配去見你,只要你說一句話,我的僕人就必好了。因為我在人的權下,也有兵在我以下,對這個說:『去!』他就去;對那個說:『來!』他就來;對我的僕人說:『你做這事!』他就去做。」
通常求人幫忙,對方幫越多越好,越親力親為越好,何況這是一件一般人做不太到的事情,想像中,應該要拜託耶穌親自到僕人那裡,為他按手禱告,為他輸氣打通任督二脈,多在他身上花心思一分鐘也好,能抝多少就是多少吧,然而,這位百夫長卻說不敢勞主親自前來,只要主吩咐一句,僕人就會聽話好起來!
太特別了!所以耶穌聽見這話也覺得希奇,說:「我告訴你們,這麼大的信心,就是在以色列中,我也沒有遇見過。」
耶穌對百夫長的回覆是:「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了。」那時,百夫長的僕人就好了。
這百夫長的信心,是怎麼來的呢?
百夫長對耶穌極其客氣,但從他所說的話就知道,他是很有軍人霸氣的,這也更顯示他確實是尊待耶穌,而不只是表面功夫。
既然是監管著那地區,對在主管範圍內發生的事,不管好的、壞的,都有所聽聞,在猶太人當中興起炫風的耶穌,自然百夫長也是聽到不少他的傳聞。相對於猶太人,百夫長算是外邦人了,但也因此,猶太人對耶穌很有意見的部份,在百夫長聽來看來,不過是主張的不同罷了,反倒耶穌醫病、趕鬼、行神蹟,卻是不爭的事實,這擺明了耶穌就是在這方面有能力的人,所以,為什麼不信呢?
在猶太人的逼迫反對中,這樣的承認是多麼地可貴呢?特別還是一個有權有位的人呢!我想, 神和聖靈看到這點,應該會很欣慰,然後不吝惜地再加一把感動的火,讓他的信心爆表吧?
因著他的信,癱瘓的僕人得救了,這件事,也被記錄在聖經上,成為後代傳頌的故事。
然而,關於迦百農百夫長的記錄,卻只到這裡而已。後來,百夫長和僕人,有沒有相信 神,有沒有跟隨主呢?不得而知。
這麼大的信心,若只在救癱瘓了的僕人就結束,就真的太可惜了,對吧?
攝理人尊稱為老師的鄭明析牧師問攝理人:「你是這故事中的哪一個角色呢?」
是施行救援的主?是以著自己的信心為義來求主拯救僕人的百夫長?是因著長官的信心和主的憐憫得到醫治的僕人?還是不相干的路人?
我,該怎麼做呢?從這個故事,可以學習到的事情,甚多。
延伸閱讀:這麼大的信心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