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時期,算起來跟我最要好的,並不是同班同學,而是樂隊裡的一群夥伴。
回顧那段青春時期,在樂隊裡的酸甜苦辣,特別是在「小班」裡經歷的一切,確實佔了很重要的份量。那些,並不是非樂隊的同學,甚至就算是樂隊同學,卻沒有加入小班,可以感受的。 (所謂「小班」,指的是從全體樂隊成員中再選出參加室內演奏的人組成的團體,相對於全體,叫做「小班」)
我們班,只有兩個樂隊成員,小班成員,只有我一個,於是,我很自然地,耐不住寂寞地往外跑了。
當時因為我們這一屆的戰力不足,從下一屆調了一些學妹來支援,那些學妹從國中時期就是同一學校樂隊的,感情超好,瘋起來也超狂,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她們賴上了包括我的幾個學姐……然後我們就成了一個小團體。
明明不同班,但跟我的同班同學都沒有聊過的「將來」,跟這群人說了。第一次,去看限制級電影,也是跟這群人一起去的(還帶著尚未成年的學妹闖關......)。自己一個人絕對不會去做的事,跟這群人一起瘋了……
那時候,很開心呢。
離開高中後,見面的時候變少了,漸漸地失去聯絡,但最近在Line上,四散在各國的大家重聚了。
就算多年不見,年少時培養起來的默契卻都還在,往往講個一兩句,就有你了我了大家了的欣慰。
禮拜天早上,要去教會做禮拜前,看到有個學妹發言了,問大家「會不會有中年危機感?」
我正想抬槓說:「啥叫中年?又啥叫危機?」就看到有人回:「如何定義『危機感』?」又馬上有人說:「我也正在想如何定義。」
哈哈,果然是一夥的。
禮拜回來,發現留言多了。雖然一開始大家都往「定義」這方面走去,但之後,每個人的想法還是有不同的樣貌。
這群夥伴,都是很聰明伶俐,個性好,態度也正面認真的人,因此有什麼好體會,能端出個心靈雞湯,也不是困難的事。
看了各樣的回覆後,我寫下了我的感動:「我很久以前就做了一個禱告:『無論在什麼年紀,都滿意當時的自己。』我覺得,這個禱告有被垂聽。不是說我在哪個階段都有什麼了不起的成就,但我肯定我自己有努力了。」
「無論在什麼年紀,都滿意當時的自己。」或許是有讓人覺得滿意的成就,也或許是擁有對自己肯定的心態,總之,能夠滿意當時的自己,我想,真的是很大的祝福。有這等祝福的人,或許所謂的「中年危機感」想登場的機會並不大。
我忙著努力於現今,我忙著滿意現在的自己,哪來的空隙給中年危機?(其中一個夥伴說:「沒有中年危機!直接就進入老年了……」)
但若我沒有在大學畢業前遇見了攝理,我會有這樣的體認嗎?我會不會也問出這樣的問題?我又會怎麼看待這樣的問題?我啊,應該是這群人中課業最差的一個了,光靠自己的能力,焦頭爛額恐怕是指日可待。
只是,不管怎樣,我是遇見攝理了,所以這樣的問題,想或不想,就也不是那麼重要了。哈哈。
想到主日禮拜中提到:仰慕主的人,會得到力量,會變得健康,會興起歷史。
這麼好。
那麼,仰慕主的人,也會在 神的旨意中,得到滿意自己的祝福吧。
肯定的啊。
一定要仰慕主啊。
延伸閱讀:古老一篇文「立刻」
延伸閱讀:古老一篇文「立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