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5月5日 星期四

開開關關的店家生態


如果只想到<一方面>就去做,
就會因此在「其他事情」上出現差錯並失手。




以前在台北,我工作的地方距離火車站不遠,附近有許多飯店、餐廳、小吃店以及手調飲料店,其中有些店經年歷久不衰,有些店卻很短命,更有些地點,像是受了咒詛一樣,三不五時就換老板和換招牌,每來一家幾乎都待超不過一年…


每當看到才熱熱鬧鬧開張不久的店,鐵門拉下來了,貼著房仲的資料或是「頂讓」的紅紙時,都不禁嘆息:「啊,兩百萬沒了吧…」想想如果不是家底雄厚,對一般市井小民來說,兩百萬要存多久呢?要是錢是借來的,之後可是要還多久呢?


或許是看太多了,所以每當看到有店面正在裝璜準備開張時,我都會想:「啊,又一個不怕死的來了…」


雖然我沒有跳進去了解這些狀況的來龍去脈,但多少也可以感覺到,恐怕都是看到成功者賺錢的模樣(其實也可能只是假象…),卻沒有真正了解他們為經營的付出是多少,也不真正了解消費者選擇他們的原因是什麼,對過去眾多失敗者的命運也沒有詳加地研究(因為這世上總是成功者的見證居多吧…),就以為成功不會困難,夢想成真就近在咫尺,於是義無反顧地拿錢華麗登場,然後在短短幾個月內,被現實給徹底地驚嚇,最後不得不趕緊收場。


來到加拿大之後,發現這樣的狀況也是屢見不鮮。總是每隔一段時間,就有好聽是天真的人出現,打聽有沒有封口機、有沒有搖搖機,然後「順便」問說:「Bubble Tea怎麼做?(這裡統稱手調飲料叫Bubble Tea,不管裡面有沒有Bubble或是Tea)」一般人也會問這個問題,多半是想在家裡自己玩,或是有活動要用,但會問到機器,表示想做生意,這樣還問Bubble Tea怎麼做,是把世界想得太甜蜜或是怎樣?


遇到這樣的人,內心就算無語,還是會好心地勸阻一下,建議對方先跟連鎖店接觸,了解一下實際運作的粗略狀況再來計劃,不過很有意思的,對方通常聽不懂這建議的苦心,只是露出:「我才不要去加盟!都給總公司賺走了!(給總公司賺走也比你賠掉一家店好咧!)」「別傻了!人家怎麼會告訴你!(是的,你如果不是真想加盟,人家告訴你的的確有限,但也比你自己認知的多很多了!你聽了那些再好好考慮下一步吧!)」的表情,然後就倖倖然地走了。


不是路人會這樣想而已,事實上就有認識的人,他們規劃的Bubble Tea店藍圖,就是自己做就可以,不必去加盟,也不需去上課學習,跟有開店的朋友問怎麼做就好了…。幸好,他們的行動力沒那麼強,所以那家我實在難以看好的店到現在還沒有個影子。


但總還是有人前仆後繼地開店,賣飲料也好,賣牛肉麵也好,賣快炒也好,或是賣所謂的私房菜也好,結果就是每年都有不少家新店出現,而這些新店在一兩年內又消失的機率很高。




兩三年前,還有一家超市聲勢很大地開張了,在開幕之前,各種多大多好多吸引人的傳言滿天飛,讓大家都很期待。開幕的時候,還有人特別從隔壁市搭公車過來湊熱鬧。有天看到他們的廣告單,哇,還有貴森森的松阪牛咧,感覺很興隆的樣子。但是,不到一年,無預警的,突然就關門了,而我因為那裡對我而言不怎麼順路,連一次都還沒進去過…。後來聽我老板的馬路消息說,這看似風光的一年,賠了八百萬加幣,這,真不知開幕前的市場調查是怎麼做的啊。


雖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想要成功,有的時候的確要大膽前進,不過,大膽並不代表就什麼都不管地往前衝,事前的調查和研究也是要徹底啊,不然就只是匹夫之勇,被電得金光閃閃也就不要怨嘆了。

 圖片來源:攝理教會 見面與對話


這開開關關的店家生態,也是一種萬物啟示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