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瞬間」變「持續」

photo by Tim Marshall


<瞬間>是任誰都能做得好的,
但<持續>做得好是很難的。
不論是老人或小孩子都可以「瞬間」奔跑,
但是「持續」去做是很難的。

<愛>也是如此。
「瞬間」付出很容易,但「持續」付出很困難。
必須在<生活>中「持續」思考、付出關心、
對話並相愛,這才是「偉大的愛」。




真的,瞬間做好不算什麼,持續做得好卻不簡單。


想想有多少人想要減肥就餓自己一陣子,瘦下來之後又管不住嘴地開吃,很快的就胖得比過去還厲害。想要運動也是,一下子興起就去健身房繳了年費,但不久之後就陷入「明天再去…」的循環。想要學語言也是,幾年下來,總是每隔一陣子就湧出「我一定要學…」的心情,然後去報已經不知道上過多少次的入門初級班…


看過「富爸爸窮爸爸」的人很多,實際咬著牙照做而成為富爸爸的,少之又少。


聽起來,令人沮喪啊。


其實,這是人之常情,所以過度沮喪就矯情了。重點是知道自己的實力在哪裡,毅力到哪裡,罩門又是哪裡,挑戰不要好高騖遠,實際一點,這樣就不會陷入沮喪,就算緩慢,也還是可以求進步。


我想到大一的寒假,跟著管樂團的學長學姐和同學們去南部某一所高中住了一個禮拜,為快到的省賽進行寒訓活動。那所私立高中是當時團長大人的母校,寒假期間只有高三的學生還住在學校裡,所以有空的宿舍可以給我們住。


有一天團長大人拜託我和另一位同學去跟正在跟學業拼鬥的高三生說說話,因為我們考上了這些學弟們心目中的第一志願學校,希望我們可以分享一些我們的訣竅,也給他們一些鼓勵。


一起去的同學跟我是蠻不一樣的,她聰明,而且認真,高中三年當中,一直功課非常好,總是穩定地維持在領先的位置,考大學的時候也是很符合她以往的成績,無話可說的第一志願學校,第一志願科系,她的訣竅很簡單,就是「掌握所有的資訊」。是的,就是讀到什麼都會,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出什麼題都有答案可寫,而且那答案還八九不離十地正確。


相較之下,我就不是乖學生,要讀到什麼都會,太超乎我的能力與意願了。但我也是想要去我覺得好一點的學校和好一點的科系啊,所以當我高三時,我評估我自己是無法讀到什麼都會的(從小沒有養成這樣的讀書習慣的話,就算有所覺悟,時間也是不夠啊!)所以就採行了「補洞式學習法」。


所謂補洞式,就是我不走試著把教科書全部唸得滾瓜爛熟的方式,而是直接去做測驗題,會的、有把握的,就不再多花心思,不會的、搞不清楚的,就回去找原文出處弄清楚,直到那一題也變成我會的、有把握的,至於沒讓我做到題目遇到的洞,那我也只好認了,但畢竟測驗題沒有的題型被考出來的機率不高,也不會多才對。用這種方法,我趕著在大考之前,增強了兩三成的實力有吧,然後考出了不錯的成績(嗯,我的老師和同學是把我說成了黑馬…)。



永恆、完全,對於往往只能抓住一個瞬間、兩個瞬間的不足的我們來說,好像是遙不可及的目標。


不過,如果擁有即便不小心失去這個瞬間,也不會自暴自棄而努力抓住下一個瞬間的意志與行動,那麼,隨著可以抓住的瞬間越來越多,就算還遠也是越來越趨近永恆。


是的,在主面前,我們太不足、太不完美了,不過,我們,可以一個一個補起來。


從「一」開始,在後面加「零」吧。這樣,「瞬間」,會變成「持續」喔。




延伸閱讀:年輕人-1+0

2 則留言:

  1. 很棒的分享!
    能不斷持續去做真的是最棒的人生 =)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啊,「做到底為止」是攝理人的座右銘之一呢^^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