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Zhao Yangjun on Unsplash
從小我們家是典型「愛吃飯」的家庭,尤其是我爸爸,連早餐都要吃飯,不然就會從一早開始就處於沒吃飽的狀態。
雖然也偶而會吃麵、吃水餃,但真的是偶而,吃飯,才是我們家的日常。
不過我倒沒有我們家一定要吃什麼米的印象,只記得很小的時候,我們家吃的米還是米店送上門來的呢。那時我們家小孩有個現在想起來超級無厘頭的遊戲,就是在送米的大叔扛著米要進來我們家的時候,邊說:「扛米的來了!扛米的來了!」邊像逃難一樣躲到書桌底下去……(好像每一家總有一些謎樣的遊戲,我們家牧師老爺說小時候他跟他的牧師哥哥有一個遊戲是跑到房間裡把門關起來,再把燈關掉,然後宣告:「烏暗的社會!」The End……)
結婚後雖然開始要自己煮飯,但還是外食比較多,在家裡吃什麼米就隨著在市場看到什麼覺得OK就買什麼,完全沒有品牌忠誠度可言。來到加拿大,自己煮的時候多了,米的用量也變大,比較過後發現華人超市賣泰國香米多,而台灣人喜歡的蓬萊米,要去韓國超市買韓國品牌在美國種的大包裝米,相當划算。到這幾年,則是習慣吃Costco賣的澳洲產糙米。
也是來加拿大以後,才注意到中國東北產大米。印象中,寒冷的地方不是應該以種植小麥、高粱、大豆這類的作物為主嗎?真沒想過黑龍江的五常大米那麼有名呢。據說五常那邊水系發達,土壤肥沃,水稻是一年一熟,因水稻收穫期五常地區的晝夜溫差大,致使其大米口感味道甚佳,成為黑龍江省特產。
成為名產的五常大米,價格往往是週邊其他大米的兩倍以上,最高級的,差價甚至可以達好幾十倍,這樣的利潤差距使得五常大米的仿冒品大量出現,產自黑龍江五常市的五常大米,年產量不過約為66.5萬噸,但市場銷量卻可高達1000萬噸,也就是有高過九成以上的五常大米並非五常大米。
台灣有名的池上米,也飽受過仿冒之苦,2003年就有報導指出:「台東池上米每年只生產7千噸,但是市面上販售的池上米,卻有3萬5千噸。」
在真的五常大米、池上米中攙入其他米,這還算是仿冒程度較低的;仿冒程度高的,連一粒正牌米也沒有,全部是其他米來混充。
這使得正牌的米農、米商愁苦不堪,進而大推產銷履歷制度來正名。經過多年,固然仍無法完全杜絕造假狀況,但災情總是沒有那麼慘重了,而想要吃到正牌米的人,也比以前有較確實的管道可以去購買到。
在攝理聖經學校聆聽攝理人尊稱為老師的鄭明析牧師親自撰寫的講義內容時,覺得這內容真好,然後就忽然想到了一些離開攝理的人。
他們因著這樣那樣的原因離開,有的離開了還一直說攝理和老師的壞話,但卻繼續拿著之前在攝理學到的話語來使用,甚至誤導別人以為那是他自己從 神那邊領受到的真理話語。因為 神所賜下的真理話語那麼好,就算討厭攝理、討厭老師,還是捨不得攝理的話語,就收歸己用。反正即便有解不開的,有不明白的,把這些都隱藏不說,剩餘的部份也足夠行走江湖綽綽有餘了。
但是,正牌米就是正牌米,混了、攙了、換了,就是仿冒的。就算別人沒發現,自己難道還不知道是仿冒的嗎?還是,說謊說多了,都以為是真的了?
而且,正牌米還在繼續在改良進步中呢,仿冒的連原本的都趕不上了,何況是改良進步後的呢?
直到現在,老師都還從 神那邊領受變化更新的話語,即使已經聽了攝理話語三十年、四十年的人,仍舊三不五時就要驚嘆:「哇!又是新的!從來沒聽過這樣的話語呢!」
仿冒米主要是騙錢,吃下品級較低的米,損失除了是金錢,可能是展現在營養和風味上,通常還不至於到傷害性命。但生命話語呢?只要有一點點不屬 神的,結果的差異卻可能是天地之別。畢竟撒但講的話,絕大多數也是來自 神的真理,卻就那麼一句撒但加的惡料,就足以讓人朝著錯誤方向前去而墜入黑暗。
今日縱然羞愧,學習後便可脫胎換骨,成為教導老師的老師的老師。
耶穌這樣教導老師,老師也這樣教導我們。
要學習,就來學習正牌的真理話語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