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2年1月19日 星期三

喜悅這麼來

Photo by Count Chris on Unsplash


主日禮拜的時候, 神透過攝理人尊稱為老師的鄭明析牧師對攝理人說:「喜悅地奔跑吧!」給了這樣的主題。


通常,在主日話語宣布之後,接下來一週的話語,都會圍繞著主題展開,所以,預期接下來都會聽到跟喜悅有關的話語,是很自然的。


然而,禮拜一的清晨,講了有關「禱告」的話語。


禮拜二的清晨,講了有關「體會」的話語。


禮拜三的清晨,講了有關「傳道」的話語。


很是微妙。


回到為什麼會宣布這樣的主題呢?


老師為了領受主日話語,在清晨12點40分跑向教會。老師邊跑邊詢問聖靈:「您覺得我該提供什麼樣的主日話語呢?」聖靈說:「按照你現在的生活來傳達吧!」於是老師察看自己的生活,也看看自己的模樣,發現自己正喜悅地要跑去禱告。然後聖靈就說了:「喜悅地奔跑吧!」就成為了主日話語的主題。


總不能只有一個主題,所以老師繼續思考:「自己為什麼會喜悅地奔跑呢?」


得到的答案是:「因為自己領受使命而做該做的事,所以喜悅地奔跑。」


「啊,做該做的事,就會喜悅呢!」主日時聽著話語的我,這麼想了。


「喜悅」,跟「要喜悅」,是不一樣的。「喜悅」本身是一種感覺,一種情緒,也可以說是一種反應,是自動的,自然而然的感受到的。而「要喜悅」,則是處於一種「認定喜悅是對的,覺得應該要喜悅」的狀態,也就是,此時,喜悅並沒有自動出現。


得要做會讓自己自動感到喜悅的事,才會喜悅呢。


而什麼是會讓自己自動感到喜悅的事呢?老師提供了一個答案,就是做該做的事。


總是覺得自己現在該做這件事情,而想做這件事情,並且去做這件事情,然後因此覺得完成了,而感到滿足,就自動地有了喜悅。人們,就是這樣地生活著。


只是,隨著「該做的事」的樣貌如何,帶來的喜悅成果也會隨之不同。


思考的層次不同,覺得該做的事也會有所不同。而我的老師所思考的空間叫天宙,所思考的時間叫永恆,所以教導的該做的事,就是這個水準。


因此,說「喜悅地奔跑吧!」之後,教導了禱告,教導了體會,教導了傳道。


乍看不相干,實在環環相扣。


恍然大悟,做了就能喜悅,就能喜悅奔跑。


Totally automati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