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oto by Nadine Redlich on Unsplash
如果沒有在季節過去之前做那個季節該做的事,
就無法實體地感受到那個季節。
要吃到當季水果,
才會知道草莓季過了沒、西瓜季過了沒、
南瓜季過了沒。
週三的夜晚, 神透過攝理人尊稱為老師的鄭明析牧師,傳講了這樣的話語。
最近溫哥華的市場上,各種莓,還有櫻桃、李子,正是時候。不過在夏天,最受歡迎的,應該還是從南方過來的西瓜。
對消費者來說,「當季」看的是「現在」,不過對進口商來說,所謂「當季」,得要提早好幾個月前就開始有動作,不然「當季」就會淪為過季。
傳統上,中秋節應景的就是月餅和文旦,喔,在台灣的話,烤肉也要來湊一腳。
文旦是比較耐運輸的水果,是在異鄉不難吃到的家鄉味之一。不過雖說是不難,其實也是一年一次,錯過了就得等一年!為了趕在中秋節前到達,訂單得早早敲好,一到可採收的時候,趕快封箱裝櫃運出,就可以讓海外的遊子在中秋佳節時有文旦相伴。
幾年下來,還蠻習慣有麻豆文旦過中秋呢,然而今年,因為丹娜絲颱風,麻豆文旦,掰掰了。
認識的麻豆柚農說,幾乎都完了,倖存下來的不過一成罷了。並且不只文旦,就連在文旦之後的紅柚,也是凶多吉少,讓柚農欲哭無淚。(新聞報導:丹娜絲衝擊嘉南地區臺南麻豆文旦損失9成)
雖然說現在台灣也不只麻豆有老欉,許多地方出產的文旦品質都相當好,但中秋節就這麼少了麻豆文旦的蹤影,還是讓人不免有淡淡的哀傷。
習慣大啖麻豆文旦過中秋的人,不知道在今年中秋時,會不會感覺中秋沒來呢?
神的歷史中,時機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舊約的時候,按照 神透過摩西記錄的律法,人們在 神面前以僕人的立場來度過生活。
新約的時候,按照 神透過耶穌傳揚的福音,人們在 神面前得以子女的身份來度過生活。
但耶穌來的時候,接受了福音,相信並跟隨,真正從僕人跨越到子女身份,真正實體感受到舊約過去,新約來到的人,卻是不多。
即使經過兩千年的發展,新約的歷史有相當大的發展,回顧耶穌初臨的時候,還是很難說只有少少的人相信並跟隨,甚至耶穌還要上十字架來代贖人類的罪,這樣的狀況是 神預先計畫中想要成就的模樣。
那麼大的逼迫,拿丹娜絲颱風對於南部農作物的重創程度,也不足比擬。
在逼迫中突破重圍,於當下來到新時代主管圈的,少之又少,不要說原本應有的十分之一,該是連萬分之一、百萬分之一都沒有,真的是稀有的倖存者了。
這時代也是。
耶穌都以靈再臨了,並透過地上的使命者,宣講了讓人從子女身份跨到新婦身份的福音,明明,就是這樣的季節。
卻在患難風暴中,只有少之又少的人,實體地認知到。
然而,如同再大的颱風來了也是,季節到了,就是那個季節。即便颱風讓收成變得艱難,季節還是沒有遲疑地準時到來。
突破重圍存留下來的,成為見證季節的寶貴果實。嚐到那果實的,就成為實體感覺那季節、享受那季節、讚嘆那季節的人。
是推翻不了的實體喔。
攝理啊,就是這樣,是不得不獻上感謝與榮耀的實體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