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4年11月21日 星期四

出行



我的婆婆年紀甚長,但內心卻有著比年輕人還要蓬勃的朝氣。


話語說:「人按照內心過生活。」如此一般,婆婆努力地克服身體條件衰退的現實,挑戰著按照自己內心來度過生活的任務。


曾經她不想借助拐杖、助行椅的協力,只想倚靠身體的鍛鍊以及心志的堅定來前進,也的確成功了好一段時間,然而肉體畢竟有極限,為了安全,不得不還是進入了使用輔助器材的階段,這些輔助器材讓她得以繼續來往各處,參加各樣的活動。


之前幾次回台灣,因為是自己一個人回來,我大部份的時間是住在娘家,與婆婆相處的時間少。這次是夫妻一起回來,所以就住到了婆婆家,一起進出的情況便多了。


我們發現,雖然有助行椅的幫助,但因為台灣的無障礙環境未至完善,婆婆出門一趟,常常走著走著,就卡住了;或是走著走著,就跟機動車輛同行了!搭個捷運,是有升降電梯可以搭,但是從進站到搭上車,竟然要換兩三次電梯,有的還像是藏在秘密基地一樣,讓人東拐西彎地走了好長一段路才找到!我知道,相對於過去,其實現在已經是進步中的景況,想想首爾的地鐵站還不知道有多少是沒有電梯的!但總之,令人心驚膽跳的狀況還是很多就是了。


然而,讓我們最心驚膽跳的,是婆婆的行進速度!


在我們的想法中,老人家能走是福,但即使能力許可,走太快卻不必要,甚至不可取。一來人生走到現在,日常生活中,到底還有什麼是十萬火急到要讓老人家奔馳以對的呢?二來是走在路上的,不只是自己,還有別人,哪裡會突然出現人為障礙是未知的,走太快會在有狀況發生時反應不及,是很有風險的,已經活到老成為寶了,何必冒這樣的風險呢?


但我卻發現,婆婆推著助行椅,只要不是前有障礙物,她的速度雖說對年輕人來說只是略為快走,但對老人家來說,卻是疾行啊!連我都沒打算用那樣的速度行走,又不是在趕上班上學!


我勸她走慢一點,沒必要走那麼快,每一步穩了再走就行,但發現勸阻成效不彰。最明顯的一個例子,是在行經一個路口時,秒數剩下20秒,我們停下來,跟婆婆說等下一回再過。但婆婆卻沒有停下腳步,直接推著助行椅就走進了斑馬線,拉都來不及拉!我們只好趕緊跟上去,結果是才過一半,就變成紅燈了。幸好這次回來,台北市的車輛禮讓行人的現象有增強,我們終究是順利地過了馬路。


事關安全,必須嚴肅以待!思考她為什麼這麼急著走,除了本身個性就偏急以外,很可能的原因是她怕走太慢「連累」我們,即便我們是一直勸她走慢一點,她卻還是擔心我們會有不滿意、不開心、不耐煩的心情……


冤枉啊,大人!我們覺得安全第一,那才是最優先的,要求長輩得走快點,這對我們來說是很沒有水準的事呢!


之後我走在台北市鬧區的路上,發現走小巷子時不知道要走哪裡,有的地方雖然有綠色的行人專用道,那狹小的程度,可能在半夜沒人的時候比較適用吧,更不要說,行人專用到常常突然就消失了,那我是要走到哪裡去呢?想說那走回大馬路,有人行道和騎樓,總會比較好走了吧?結果是三步一推銷,五步一募捐,七步一問卷,還讓不讓人好好走路啊?(我學長說我已經喪失在台北街頭穿梭的技能了......)


這是一個對行人來說,有點嚴苛的環境啊。


是不是,這樣嚴苛的環境,就讓人們對於「行動不便」沒有耐心而帶著負面的觀感呢?而行動不便的人,可以感受到這類的心情,也很自然地會有不走快一點就會被嫌棄的想法呢?


在設施完善,以及文化有相關根基的地方,行動不便的人利用各樣輔具而在路上暢行、搭乘大眾運輸工具的情況十分常見。我剛到加拿大時去上政府提供的英文課,老師教過很多新移民學生,她說有一次一位東歐來的學生提到,她的女兒跟她說:「加拿大很糟糕呢,路上有很多殘障和智能不足的人,我們的國家都沒有!」這位媽媽趕緊糾正了女兒的想法:「我們的國家之所以路上沒有那樣的人,是因為他們都被困在家裡出不了門!」


在一個實在的友善環境中,對於行動不便者的出行,大家是視為平常的。遇上了,不會覺得自己是高尚地禮讓了對方,因為那本來就是這些人該享有的待遇;而行動不便者在使用他們的路權時,也很自然,不會覺得自己是累贅。也可以說,行動不便者在大家眼中,只是屬於某一種類型,所以他們就適用那一類型的規則,而不是當做非行動不便者中的特類來給予優待。


是從內心、想法與態度就開始不同的。


於是我想,基於人本所下的各種價值觀,說這個對,那個錯的,換成以 神的角度、內心、法則來看的時候,又會是如何呢?


人振振有辭主張的這些那些,汲汲營營追求的這些那些,若來到更高水準的 神的世界,會得到什麼樣的評價呢?


高水準的 神看著你我,跟你我看著彼此,是有著多大的不同啊!


「所以得要以 神的想法,更高層次地修造內心、想法以及態度啊!」我這樣想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