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此網誌
2025年1月4日 星期六
蘋果麵包與微笑包子
在台灣有些知名的食物是知名的「名不符實」。
比如「太陽餅」不含太陽,「牛舌餅」不含牛舌,「王子麵」不含王子之類的。
但這些其實光聽也知道就該名不符實。
比較會讓人覺得「欸?」的是「蘋果麵包」。聽起來感覺應該材料裡要含有蘋果的,不過其實是沒有的喔,「蘋果」,不過是冠名播出罷了。
在許多台灣人的小時候都佔有一席之地的蘋果麵包,其配方是多年前由一位退伍軍人劉哲基先生從軍人的營養口糧得到靈感而研製出來的,材料裡並沒有蘋果,之所以取名「蘋果麵包」,是從大打廣告進而廣受歡迎的「蘋果西打」得到啟發的,由於蘋果當時屬於稀貴的水果,跟蘋果沾上邊,容易讓人對這項商品有「是好東西!」的印象。
蘋果麵包材料簡單,但其實很厚工。現今市售的蘋果麵包多會添加法規允許的添加劑來方便製作與保存,但原本的配方是不含防腐劑的,知名的網路烘焙美食家Carol在其部落格中分享過蘋果麵包的手工作法,她提到:「為了重現這款麵包,沒有壓麵機純手工操作是比較繁複而且費力。不過成品出爐卻有著無比開心的感覺,也讓我懷念起童年的時光。」
發明蘋果麵包的劉哲基先生,年輕時因迫於生存而從了軍,在戰場上有多次九死一生的神奇經歷,卻在25歲染上了被視為絕症的肺結核,等死之際遇上一位老牧師來醫院傳教,渴望活下來的劉哲基當下決志信主,之後經過六年的治療,恢復了健康,這在當時就是個奇蹟。
退伍後,劉先生因教會友人的幫助與穿針引線,因緣際會下做起了麵包,在其手中誕生的蘋果麵包,經過數十年,仍在台灣的麵包界中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劉先生的「劉麵包廠」,現在也還在營業,蘋果麵包仍在熱銷。
一生經歷過許多的困難的劉先生有一套「困難哲學」。他常對人見證:「基督徒遭逢困難時要感謝,上帝用難關鍛鍊人的心志,為要賜福予他。」還說:「困難才能帶來進步。非進步不可,要不然就沒有路走了!」「困難來了,我想辦法戰勝困難。戰勝了困難,就是勝利的臺階。」好勵志啊!
話說,很多攝理人都聽過,我們尊稱為老師的鄭明析牧師年輕時在京畿道開過一家「微笑麵包店」,不過在老師的著作「唯有我走過的那條路」中譯本中,提到的卻不是「微笑麵包店」,而是「微笑包子店」呢!
可能是因為韓文中的” 빵”直譯是「麵包」,所以以前就習慣直接說「麵包店」。但其實很多用麵粉、米粉做成的團狀的、塊狀的食物也都會用到”빵”這個字,比如” 호빵”,就是一種通常拿來當作點心的包子;”건빵”則是營養口糧那種餅乾。而老師開的店,賣的不是西式麵包,而是包子類的,說包子店確實是比較搭。
老師為了做出美味的包子,苦心研究過而成功了,但後來因為包子店不賺錢,合夥人甚至跑掉了,這個事業不得不宣告中止。之後老師更專注在禱告和研究聖經上,並且體會到:
「原來 神讓我經營包子店,是為了要我透過料理食物來領悟如何將 神話語料理得美味。從那時學習了以後,我便開始如同料理食物般寫下並傳達淺顯易懂的話語,讓人聽得津津有味。」(唯有我走過的那條路,第236頁)
在新冠疫情期間,有許多人在家裡做麵包、揉饅頭、包水餃,就連我也為了不必出門就吃到麵包,在家奮鬥過一陣子。說真的,好吃的麵包,是需要用心對待才能出現的(心不夠大的我有著深刻的體會)。麵粉不同、比例不同、天氣不同……,太多的因素都會讓麵糰的狀況就因此不同,能夠做好一個麵包,是值得受到稱讚的。
開發出蘋果麵包的劉哲基先生也好,多年後復刻蘋果麵包手作版的Carol也好,為了學習到如何將 神的話語料理得美味而鑽研出美味包子的老師也好,都從” 빵”上,得到了屬於自己的寶貴禮物。
而我,邊懷念著蘋果麵包的味道,邊津津有味地咀嚼 神透過老師賜下的美味靈糧,感覺很喜悅。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