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6日 星期三

正負交戰

 


有人無預警地離職了。


細節我並不清楚,然而我想,沒有留下緩衝的期間就突然走人,雖然我個人並不贊成這樣的作法,但該是有什麼忍無可忍的原因才會如此吧。


這個孩子,有人跟我稱讚過他,說他是個很拼的年輕人。


卻也有人跟我抱怨過他,說他是個摸魚偷懶的年輕人。


怎麼會這樣呢?這兩種評價,感覺差很多呢,是在講同一人嗎?


是的,是同一人。本來聽到一種評價,後來又聽到另一種評價,有點轉不過來,真不知要站在哪一邊才好。我自己是比較少直接跟這孩子共事,但幾次我請他幫忙時,他沒有拒絕過,總是很快地完成,所以在我的印象中,是比較不傾向負面看法的;但是口出抱怨的人,並不是會隨便造謠生事的人,所以後來,我暗中觀察了,結果發現,這兩種評價確實是都存在的:在他樂意的時候,是很拼的;在他不樂意的時候,就免不了摸魚偷懶。當他因樂意而很拼的時候,又因受到肯定,就使得他更樂意了;而當他因不樂意而摸魚的時候,又因被責備,就使得他更不樂意了。


其實,我覺得這對一個人來說,特別在這個已經不怎麼推崇犧牲到底的阿信精神的時代,這樣的反應,不就是很正常的嗎?對於這份工作,他並沒有存著就是要打混度過的心,但遇上不喜歡的人事物時,會想要推拖,會想要閃避,會想要隨便,說實在的,誰不會多少如此呢?


這樣的時候,如果幫他加多一點喜歡的成份,是不是就不會那麼推拖閃避,而會比較有心去好好面對與處理呢?我覺得這是必定的嘛,從他總是很快地幫我完成我拜託的事情來看,就是如此啊,讓他感受到尊重,讓他感受到被需要,讓他感受到樂意,結果就大不同了。所以我想,要讓一個人打開勤奮模式還是摸魚模式,也不光是那個人自己的責任而已,共事的人,不管是上司或是同事,都是有關係的。


若從這個角度來看,這孩子突然走人,共事的人不能推諉地,要擔負起些許責任,並且承受少了一名夥伴的後果。


然而,我覺得最可惜的是,還是這孩子怎麼就少看了鼓勵他的人一眼,並多讓負面的力道作用在他身上,然後讓事情往崩塌的路走去呢?


聖經裡有句金句:「凡事謝恩。」(帖撒羅尼迦前書5:18)


「該隱不平不滿,亞伯唯有感謝。」攝理人尊稱為老師的鄭明析牧師也這麼說了。


但即使是信仰人,理智上知道這麼說是對的,在不到通透的水準之前,說要凡事謝恩,說要唯有感謝,就是很難發自內心地無條件說:「阿們」,面對責難、冤枉、誣衊、嘲笑、叫罵,內心受傷都來不及了,如何能做到謝恩呢?


只是,光是受傷,光是執著在這些負面的事情上,真的不會有更大的好處,所以說啊,總是內心得修得更強大,眼光得變得更長遠,愛也要變得更深切,這樣就能在那些負面的事情中,更多地找到恩之所在。而就算還不到那種程度,不強求把負面事情扳成正面事情,卻也可以多看負面事情外的正面事情,這樣子,生活中就還是會恩典佔比較多的比例,而能夠感謝出口。


當我們回顧人生的時候,會發現讓正面勝出,才不至於多留遺憾。所以,總是按照自己的程度,讓正負交戰的時候,正面能佔上風吧。


如果,這孩子多在意一點誇他很拼的那些人,少在意一點覺得他摸魚推拖的人,狀況就會不同,這一段,不會以各方幽怨與遺憾來結束。


所以我寫下了這篇文章,願經歷這段的所有人,在當中有反省,有所得,也願正在經歷類似事情的人,在能左右事情走向的時候,都走向正面的那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