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1日 星期六

我的這一代

Photo by Element5 Digital on Unsplash


大選結果出爐,原本我參考去年加拿大選舉的結果,覺得尋求連任者會小贏,沒想到確實是贏了,不過不是小贏而已,算是贏蠻多的。(不要問我為什麼會那樣覺得,感覺有時候硬要說理由就很沒感覺了......)


早上去上班時,聽到有人說她的朋友紛紛在Line裡面哀嚎,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嗯,我的Line裡面倒是很平靜,沒看到誰因勝選興奮,也沒看到誰因敗選失落,於是我確定,我跟這人應該是沒有什麼共同朋友的……


說實在的,人不在台灣,講些什麼或許都會言不及義吧,但那畢竟是我所愛的土地,是我的家鄉,所以內心當中,還是激發出了不少想法。


選前有這麼一說:支持這邊和那邊的,以40歲為一個分水嶺。我在40歲以上,不過我不在據說40歲以上比較支持的那一邊。我其實還蠻好奇的,真的我這個年紀的人,就比較會支持那一邊嗎?為什麼這樣說呢?


為什麼這麼說我是沒時間去研究啦,但我覺得這樣的說法很有問題。


不光是感覺而已,其實拿結果也可以說明。按照中選會發布的資料,40歲以上的選舉人約1264萬人,40歲以下的選舉人則約670萬人,就算40歲以下的全部去投票,也就670萬票,但勝選的那邊,是拿到了817萬票,也就是還有近150萬票要從40歲以上那邊來。更何況40歲以下的並不是全部都去投票,也不是40歲以下的都投勝選的那邊。


所以,40歲是個分水嶺這樣的說法,對我來說,就是很有誤,而或許選前有許多人還信了這樣的說法,結果是預期大為失準。


固然要分析起來,各個年齡層的偏好或有不同,但是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年輕人跟過去的年輕人不見得一樣,現在的年長者跟過去的年長者也不見得一樣。


雖然我的年紀漸長,但我的思想邏輯,是從我小時候就開始養成的,我這一代,在二十歲時是我這一代的二十代,在三十歲時是我這一代的三十代,在四十歲時是我這一代的四十代,在五十歲時是我這一代的五十代,到六十歲、七十歲、八十歲……也都是屬於我這一代,跟過去的人、未來的人相比,意義是有多大?


多年以前我在某知名國際連鎖速食店打工過,受訓的時候,店經理問了一個問題:「你們都知道我們企業非常重視兒童顧客,但你們知道原因是什麼嗎?」當時大家都覺得是因為現在家長總是會考量孩子的喜好,所以我們也得投其所好來抓住客群。


店經理說:「這也是理由之一,但其實最根本的原因,是這些孩子會長大,他小時候喜歡你,到長成大人了,還會繼續對你有情感,所以要從小投資。」


小時候喜歡,大了還會有感情!小時候就養成的觀念,到老了也不會輕易改變。所以,不要隨便地就覺得年紀小的人是這樣,而年紀大的人是那樣,每一代,會有每一代的特色。


我們這一代,在很小的時候,就經歷過街頭示威、抗議遊行、絕食靜坐;這麼多年來,我們看過多少政治人物這樣那樣的嘴臉;在詭譎的世代中,我們為了生活得更好而一路努力過來,認真地在期待與失落、奮鬥與收獲間穿梭,這樣生活下來的頭腦靈活的我們,怎能輕易地就被劃入某一類?


什麼時代了,難道我們隨著年紀漸長,就會去追隨哪一黨哪一派嗎?


或許不說話,或許很淡定,或許似冷漠,但是,我們是有想法的,甚至,比那些把想法都講出來的,還要有想法。抓住我們內心的人,就知道不是靠造勢,不是靠話題,不是靠訴求,沒有所謂的鐵票,而是,把真實給我們看,我們自然會去計算接下來要怎麼做。


這樣的人,我想其實很多,比會大聲嚷嚷而會讓人誤有氣勢驚人之感的還要多。


真的,不論是哪一代,都不要輕易地看待。


最後,奉上好歌一首,這樣的風範,我會是鐵票。






後附說明:我也非勝選方的鐵票,只是綜合我手上所有的資訊,以及個人喜好等種種因素,如果我人在台灣,我的一票會給勝選方。而下一回,就又要以下一回的狀況來論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