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6日 星期日

雙方有自覺的管理



禮拜結束後,召開了部門會議。會議中,就「管理」問題進行討論。


負責輔導我們這個部門的牧師,覺得她在管理上心有餘而力不足,詢問大家對尋求外援的看法。


知道管理的重要性,所以對這樣的議題,大家的發言還算踴躍。我聽著聽著,心想,啊,優秀的管理者,全世界各處都搶著要呢,現實點來說,若有能符合我們這樣那樣期待的管理者,應該正在牧千人教會了吧,若是無邊無際地只是想,哪能有解呢?


有時,人不知不覺會對「管理」陷入一種迷思,覺得問題一切都出在「管理」,解決之道也一切都在於「管理」。


話是沒錯啦,理論上,只要好好管理,事情一切都會往好的方向走去,因此當事情沒有往好的方向走去時,很容易就覺得是因為「沒有好好管理」,而解決之道,當然就是「得好好管理」。


雖說是對的,然而只是這麼說,也是很虛空,因為就此結束的話,那不過就是有了個口號罷了。


不管是管理這一方,或是被管理那一方,沒有不希望管理能好好執行的,但為什麼在執行上會有失敗呢?原因固然可能百百種,但一開始,管理方的「我應該怎麼管理」和受管理方的「我需要什麼樣的管理」有沒有釐清、有沒有一致,其實就已經左右了成敗。


雞同鴨講,文不對題,還奢望什麼好結果嗎?期待能有美麗的錯誤也不是這樣的。



指導者能力不足嗎?我並不這麼認為。


哥林多前書10章13節說到:「你們所遇見的試探,無非是人所能受的。 神是信實的,必不叫你們受試探過於所能受的;在受試探的時候,總要給你們開一條出路,叫你們能忍受得住。」 



光論「受試探」, 神都必不叫我們承受那受不住的了,給使命,難道會給承受不住,讓彼此受試探到受不了的使命嗎?


即便看似不足,好像來了個遜咖,但在我的信仰歷程中,看到許多 神加添給使命者無比能力的例子,包括我自己在內,太多次說出以自身能力說不出的具有權能的話、做出以自身能力做不到的具有威力的事,靠我自己,哪會那麼有實力?哪會那麼有毅力?哪會那麼有愛心?都是 神讓我爆發出潛力!都是 神在我身上加添能力和恩典啊!可以說使命者因有能力而領受使命,但更在使命中領受能力,所以除非是時機到了,該交接使命了,否則認為自己能力不足,我是覺得有小看 神、小看自己的嫌疑。


在我看來,與其要說是能力不足,或許說方向和方法需要調整更是貼切。後來有位姐姐就問了牧師:「那麼牧師要不要跟我們說說,實際上是什麼樣的狀況,讓牧師覺得自己能力不足呢?或許只是因為彼此沒有了解清楚,所以走了冤枉路呢?」


是吧,攤開來說時,哪有那麼嚴重呢?


我們這個部門的人,大多都是奔跑攝理二三十年的人了,看多經歷多,固然也會做做美夢,但不至於強求、奢求些什麼,早就知道怎麼做怎麼栽,做多少得多少了。當我在想「那麼我想要什麼樣的管理?」時,我不過是希望,我的指導者能在使命範圍內,保護我與天相通的福份,其他的,基本信仰什麼的,可以從話語中得知的,生活中吃喝拉撒的,那些我會自己負責。


管理啊,說複雜很複雜,因為會因時因人因地因各種原因而有不同的細項方案,但說簡單也是很簡單,有時不過就是把握一個要點:即時相通。


關於生命管理、信仰管理,有什麼管理比把這個生命帶到主面前來接受主的管理更好的呢?並不是說把人帶到主的面前,接受禱告、親自面談、吃飯喝茶……這樣才叫做帶到主面前,而是讓生命感受到是主透過這人在管理自己、感受到是主透過這人在coach自己做事,感受到自己對指導者的回應,也正回應給主……


聽起來很偉大呢,小小一個指導者怎麼做得到?做得到的!在使命範圍內的,一定做得到的!其他的,是擔任其他使命的人該負責的,強行要求自己要包山包海包天國,既不必要,也不合宜。


同樣的,接受管理的人也要有自覺,指導者是在其使命範圍內盡使命,因此自己也該是在其使命範圍內與之合宜互動。需要搭配時要搭配,應該反應時要反應,遇到問題時要詢問,若只是抱著「既是指導者,就該屬靈地了解我的一切來做到像主一般的管理」的想法,理所當然地只是等待對方來包山包海包天國,不切實際的結果一定會是不如意的嘛,這樣還能只是認為指導者不足嗎?


雙方都能有自覺,這樣,在釐清後,也下定決心做好自己的部份時,彼此都可以帶著希望盼望前進,就是好的管理。


因為,這是 神的歷史啊!是 神運行中的理想世界啊!做得到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