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理人在傳道的時候,有時會遇到已經在別的教會聚會的基督徒。
說實在的,就如同耶穌說過:「我奉差遣不過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裡去。(馬太福音15:24)」傳達福音的第一個目標,該是等候著的人。
新時代的福音,理應由等待的人先迎接到才是。
想想我自己,什麼也不知道,不過照課本上所教的,認為耶穌是四大聖哲之一罷了,對於彌賽亞、再臨、天國這些事情,一點概念也沒有,更別說有所期待,但這樣的我,卻遇見並接受了這福音,成為了攝理人,參與了 神在這時代展開的婚宴歷史。
感覺是走在路上,被天上掉下的財寶砸到啊。
但是畢竟自己不是從小有信仰的人,對於某些課題,感覺就是沒有那麼深刻,好像只能以理性、以知識來了解一樣,那時除了繼續禱告能有所體會之外,也不免會想到,那一直把耶穌放在心中,等待著再臨的人,比起我這半路出家的,聽到這福音時,感受會多麼深刻啊。
好像鄭明析老師的詩「義人的生涯」中,提到:
主與義人眼神瞬間交會來往
主的心情又驚又喜
義人的心靈震撼感動
盈盈熱淚已流下眼眶
一方又驚又喜,一方震撼感動,多美麗的相遇啊。想像中,等待著再臨的基督徒,遇上這再臨歷史的話語,應該會迸出美麗的火花吧?
不過,在攝理人中,特別是在基督教並不怎麼盛行的台灣中,原本就是基督徒的比例卻不高。
有因為誤會攝理是異端的緣故,也有因為不認為有改換教會之必要的緣故。
今天早上聽教會的牧師說,她去路邊傳道的時候,遇見了一位基督徒女孩,人很好,但她對她的信仰生活感到很滿足了,因此對於聆聽其他教會的聖經課程沒有意願。
滿足是件好事啊,人不都是在追求一份滿足感嗎?就算別人不以為然,自己感到滿足,不也就夠了嗎?對於感到滿足的人還要一直遊說,好像你信的是 神,我信的就不是 神一樣,有些人,對這點特別地感冒。
其實不論去哪個宗教,如果沒有對自己去的地方有絕對的信心,這樣的人真的很難成為好的信仰人。有信心,是一個好條件。
不過,在有絕對的信心之上,或許再提升個層次想想吧,讓自己感到滿足的是什麼?是 神?是話語?是傳統?是環境?是名聲?是習慣?是牧者?是某人?亦或是氣氛?
任何一項因素都可以讓人在此時感到滿足,但不是所有的因素都能讓人滿足到永恆。
原本就是基督徒,後來成為攝理人的,多半是因為原來的地方,就算可以滿足其他的項目,卻無法在了解 神的知識上,以及真理的話語上感到滿足。他們對 神和真理的渴望超過了其他的部份,所以聆聽並接受了 神在這時代賜下的福音。
這樣的人並不多,因為還有其他部份的滿足,比起其他地方,攝理或許能提供的算少。
我想到,幸好我是直接來到攝理啊,如果我先去了其他的宗教,或許也會因著各種因素,而在那裡就感到滿足,就無法參與到新時代的婚宴歷史了。
攝理人,感謝吧。並為了尋找到不想在其他的事情上滿足就好,而是渴望 神、渴望真理與真愛的人,禱告並努力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